转载:中国贸易报 兰馨
绿色会展正从理念走向深度实践,持续释放经济与环境双重价值。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(进博会)、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(广交会)等大型展会的绿色探索,见证了会展业向低碳转型的坚定步伐。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(以下简称“链博会”)上,其“全绿电供应”“绿色搭建”等创新实践再次将这一话题推向焦点。
绿色会展理念已深度渗透到第三届链博会筹备与举办的全过程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董事长林舜杰表示,本届链博会首次实现100%全绿电供应。具体来看,对场馆进行能耗升级改造,更换照明节能灯具,投入使用低碳智慧能源系统,构建起“智能管控+绿色供能”的现代化能源体系;同步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,展期减排二氧化碳1100多吨,节约电费超过30%。
除了能源与场馆层面的革新,本届链博会推广绿色展台理念,对展商开展免费的绿色展台搭建培训,将绿色化作为展台设计方案的核心评估标准,引导推动参展商在保证搭建质量和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,优先使用库存材料和环保轻量材料,做到结构模块化、构件标准化、设计减量化。
在运营过程中,第三届链博会将“循环、减塑、降污”转化为可量化、可复制的标准化实践。例如,减少实体门票使用,推广扫码进场,证件跨届次循环使用,票证印制成本降低26%;倡导“光盘行动”,100%使用可降解或可循环餐具和打包袋,餐饮成本降低12%;通过现场宣传、线上互动等形式增强公众环保意识,鼓励大家绿色出行、绿色观展。
绿色会展的持续推进,离不开政策引导与标准规范的坚实支撑。2015年,国务院在《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中首次提及绿色会展概念,倡导低碳环保理念;2021年,《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“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”,并推动行业标准《环保展台设计制作指南》实施;2023年,国家标准《绿色展览运营指南》落地,构建起展览绿色运营的长效机制。
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淮表示,正是这些政策与标准的不断完善,为会展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,推动“绿色办展”从自愿尝试转向规范化实践。数据显示,国内大型展会绿色转型成效显著:2024年第134届广交会实现100%绿电供应,第136届广交会达成碳中和;第七届进博会采购10000张绿证、1000万度绿电,单届减排二氧化碳超4200吨。
绿色会展的价值,远不止于环保本身,更在推动产业升级与国际合作中展现出多维影响力。链博会通过汇聚产业链供应链“链主”企业,将绿色理念传递至链条上中下游,带动中小企业布局绿电绿证;广交会以自身实践为标杆,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与节能设备;进博会则通过展示全球绿色技术,促进国际绿色贸易合作。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“含绿量”和“含金量”正在不断提升。
姜淮认为,绿色会展的影响力已超越会展行业本身。可以预见,随着实践深化与标准完善,绿色会展将在推动全球绿色经济合作、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中发挥更大作用。